看点:最近,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称:“美国的教育绝对不比中国的中学、小学、大学的教育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先生也因《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一文被篡改,引起了诸多误解一事做出回应。一方面是对好的教育的向往,另一方面是关于什么才好的基础教育仿佛越来越模糊,所以另很多人艳羡的美国教育总能在国内引起超乎寻常的关注。那么,提起中美教育的区别你会想到什么?"启发" 所占的比例很大,更加注重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还是学习环境更加个性十足……
在搜狐教育·智见联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长江文艺出版社举办的《掷地有声》名家沙龙期间,旅美教育学家黄全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共同探讨了中美教育比较中的假象与真问题。通过本文您将get到以下几点:
中美教育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中国的基础教育一定比美国好?
如何看待所谓的“赢在起跑线”?
……
中国教育在已知世界徘徊,难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
黄全愈:美国的基础教育在低年龄阶段是强调快乐的,有一句话说“美国是儿童的天堂,青年人的战场。”到了高中以后竞争就非常激烈了,到了大学竞争就更加激烈。我到美国后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美国的学校没有开学典礼,只有毕业典礼,而且毕业典礼非常隆重,很多家庭几代人都会去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
这其实从侧面折射出中美教育是两种不同的体制,中国教育总是在起跑线上判断孩子输赢,大学变成了一个传送带。从数据来看,中国大学基本上是零淘汰率,而美国大学是宽进严出,就像一个炼钢炉,在最后的终点线上判断学生的“含金量”。在美国越是好大学淘汰率越高,美国大学本科阶段的平均淘汰率在40%左右。所以中国的教育有一些本末倒置,在中小学阶段给学生太多的压力,在大学阶段却非常轻松、快乐。
在美国,低年龄阶段的亚裔孩子比美国孩子优秀很多,但其实并不是说亚裔的孩子比较聪明,而是比美国孩子多学、早学。后来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美国全国统考的成绩,年级越高成绩越好,年级越低成绩越差;而国内跟正好相反,所以大概在高中阶段,美国的高中生就逐渐赶超中国学生。
中国和美国教育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培养考生还是培养学生,Exam pick or learning explore。知识可以分两类,一类是人类已知的,一类是人类未知的,中国教育培养的考生都是在已知世界里徘徊。为什么将近展人类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一百多年来才出现了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反思是,中国教育没有培养学生去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而是在已知世界里面徘徊。
杨东平:讨论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必须要面对中国的现实:中国的少年儿童生活的实在太沉重了,太不合理了,教育就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而一旦进入大学,就变的非常轻松,学习没有了压力,没有淘汰,这个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上海曾经在PISA测试中两次获得第一,中国学科教育的难度和提前量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这就是中国学生学习成绩较高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习时间长。所以上海其实获得了两个世界第一,第一是学习成绩第一,第二是学业负担第一。学习时间比同样列为第一梯队的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高出一倍,而日本学生的学习时间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
中国基础教育世界一流,美国基础教育一塌糊涂?
黄全愈:就基础教育来看,一般认为中国基础教育比美国好,比美国更加扎实,我刚开始也是这样认为,经过我20多年的研究才发现并非如此。美国人也非常推崇中国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翻译成英语就是“Give me a fish and I will eat today. Teach me to fish and I will eat for a lifetime.”即“给我一条鱼,今天会吃得只剩骨头;教我钓鱼,终身受益。”
例如美国老师教数学,题目是一个老头在笼子里养着狗和鸭子,某一天他看到五个头,14只脚,问老人看到的是多少条狗?多少只鸭?这个文图有点类似于中国的鸡兔同笼问题。
很多孩子会说可以通过方程式解决这个问题,设狗为X;设鸭为Y。
4(x)+2(y)=14
x + y =5
但是老师不让计算,让学生“猜”答案。
5条狗和4只鸭?
狗脚和鸭脚的数目?
4条狗?3条狗?
狗少于3条,在鸭数上做什么文章?
鸭子不能少于3只 。
3只鸭子,6只鸭脚;狗的数目?
在这样的课堂上,很多美国学生也会质疑这是在浪费时间,用公式可以一分钟搞定的事情,为什么要浪费一节课猜来猜去。结果老师解释:数学课不是算术,更不是用一个似懂非懂的公式去计算一个只有公式才能告诉你的答案。公式告诉你:做什么(what)?怎么做(how)?我们充其量只像个计算器。要真正地理解:为什么(why)这么做是对的?为什么(why)那么做是不对的?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我们要的是通过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来证实和证伪某些答案,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所培养和锻炼的推理能力……
所以,中美教育哪一个更加重视基础?哪一个是磨洋工?
我觉得美国教育是真正的打基础,是“授人以渔”,而中国的教育给了孩子太多的鱼,但鱼会死,也会吃完的。美国孩子则是慢慢学会钓鱼,能力越来越强,钓的也越来越多,同龄学生之间能力的差异就弥合了。
此外,美国教育还非常重视解决问题方式的多样性。例如,在美国老师的课堂上“90-25=?”这样的问题老师会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算,有人会先用90减掉20,再拿70减掉5;或者干脆画90个格子去掉25个格子。中国的老师、家长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很愚蠢的方式,但其实这是一种很特殊的、一定要培养的能力,即学会从不同的途径达到目标。美国教授对很多中国留学生的评价就是只会用最简单、最快捷、最好的方式得到结果,而不会用各种各样的奇奇怪怪的方式得到。
杨东平:有一位上海教师在观察美国课堂之后得出一些结论,美国的课堂是低效课堂,非常传统,没有很多过于复杂的操作过程,就是阅读、讨论、座谈、交流、提问等常规教学,而且在中国老师看来进度相当慢,不像我们一样追求效率。
通过交流和观察这位老师逐渐的明白中国和美国的课堂的不同来源于课堂教学目标不一样,中国教育追求答案、结果,但是美国的中、小学从小帮助孩子们建立一种知识建构的过程,即完成阅读、分析材料、收集资料、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分工等一个完整的过程,最后形成一个小报告。并且让学生从小学就开始用这样的方法不断的重复,做一种探究性、研究性的学习,所以美国学生上大学之后做论文、研究的时候就轻车熟路。而中国的学生更多的是背标准答案,练习解题技巧,要求学生越快越好,越准确越好,但到了做论文的时候却完全不会,这就是教学目标不一样。
“不要输在起跑线”就是在人生马拉松中偷跑、抢跑
黄全愈:我的儿子矿矿在刚到美国时是上三年级,但是他的数学水平早就超出了同龄的美国学生,结果学校老师和校长研究后给我写了一封信,大概内容是“……我们更强调对隐藏在数学后面的概念的理解……而不是对算术的死记硬背。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孩子成为解决问题的能手,学会思考……从而去珍视数学……通过循序渐进的、适当的教学活动去学习具体的操作计算。”这封信讲到中国学校的时候,都用算术,凡讲到美国学校的时候就用数学,美国老师认为中国教育教的是计算技巧,是一种雕虫小技,数学才是关于数字的大学问,学校要培养学生的数理思维。
随着矿矿的长大,数学给他带来了无数的荣耀,但等到上了大学可以自己做决定的时候,他开始谈“数”色变,在专业选择上远远的离开了数学,再也不选数学了。
我们所谓的“赢在起跑线”,就是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跑中,让孩子无知无畏地“偷跑”、“抢跑”,并且在孩子需要发现并培育兴趣爱好时,过早、过度地开发、透支了孩子的兴趣爱好,使得孩子在莫名的厌倦和恐惧中倒在了自己潜在兴趣的起跑线上。
很多家长在考虑孩子发展时,没有考虑到孩子喜欢做什么,孩子能做什么?甚至更严重的是以读书为目的,把哈佛、耶鲁等名校作为目标,但是很多孩子在考上名校或者名校毕业之后就没有了方向。而美国的教育是植根于社会的教育,美国大学甚至是高中、初中是没有围墙的,是开放的。学校跟社区是相通的,社区中的居民可以到学校听课、去图书馆借书。
此外,美国的学校还有一些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的活动。学生在每一个学期需要跟父母一天,去看看父母做什么工作,如何工作。还有一个活动叫“影子”,根据学生理想的职业去近距离观察从事这些职业的人是如何工作的,例如学生如果想做救火队员,就可以在消防队跟消防员一天。除此之外,美国的学校还会请各种行业的人到学校做报告,理发师、牙医、救火队员等都有。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尽早的认识社会,让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职业有一个初步印象。
杨东平:所谓应试教育,核心的概念就是以考试和分数为目标,而不是以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为目标,所以中国的应试教育特别严重。去年有一个流行词叫“空心人”,北京大学副教授在报告中提出,在对入学的新生做心理测评时,发现有40%的学生对人生没有任何的目标,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因为很多孩子从小到大都是按照家长的安排去生活、考试、追求分数,现在进了大学之后突然发现没有了目标、生活没有了意义。没有人生的乐趣、价值,自我发现,所以叫“空心人”。很多学生刚毕业之后只有一个选择,继续上学,茫然的毕业生只能随大流,别人考研我也考研,别人出国我也出国,却没有自我。这些学生的问题在于,在接受应试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培养建立起自我,更不用说对他改造社会的理想、服务社会的动机。
将奥数、音乐等特长作为敲门砖,拿到敲门砖进入大学之后就完全丧失了兴趣的现象在国内非常普遍,艺术领域也是如此,中国琴童从80年代开始在各类国际比赛上获得各种奖项,但是20年后这些人全部消失了,而跟他们同台竞技的波兰学生很多都已经成为了大师,结果发现这些中国孩子到美国以后去学金融、会计、股票、证券。他们对音乐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而是家长的爱好或者是功利的追求,拿到敲门砖,就可以加分上大学,可以到美国留学,然后就扔掉了,其实这个现象浪费了很多人才。
中国教育过于强调教材,把问题答案标准化
杨东平:在国内的教学中,有一个很根本的问题:把课本和教材作为唯一的或者是最高的知识来源,这个跟其它国家对教材的态度完全不一样。在美国的课堂上就没有通篇教材,甚至老师上课不用教材,而是自己准备一些资料。中国教育把教材的功能强调到过于重要的地步,而且把每一个问题转化成一个标准答案。例如,语文教研当中也追求标准答案,每一个符号、每一句话的意义,中心思想都标准化了,这个现象已经非常严重了。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学改革正在超越教材的局限,例如清华附小的“1+X”课程,把国家课程作为1,然后将阅读课、演讲课、古文新乡等作为“X”,尽量给教师施展的空间。
黄全愈:在国内课本是唯一的纲领,是至高无上的,但是在美国课本只是一种学习的资源,资源有很多,你可以去质疑、去阅读,去独立的思考,甚至可以改变它。
ALLCOPYRIGHT2010 安阳教育信息网版权所有 地址:manbetx电竞文峰中路
邮编:455000
manbetx电竞教育教研信息中心主办
豫ICP备12014249